发布日期:2025-02-24 23:03 点击次数:121
乳腺癌术后怎么消肿?有何法?乳腺癌术后,患者常常面临水肿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针对这一问题权威的股票配资平台,结合中医知识,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帮助消肿,促进术后恢复。
一、适度运动与淋巴引流
乳腺癌术后,患者应尽早下床进行适度活动,如散步等。通过肌肉的收缩,可以促进静脉血顺利返回心脏,从而有效预防和改善水肿。此外,淋巴引流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专业人员的轻柔挤压或按摩,可以帮助淋巴液流动,减轻淋巴液积聚引起的局部水肿。这种方法通常在医院或诊所由专业人员操作,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
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是另一种有效的消肿方法。弹力绷带的弹力挤压作用可以减轻水肿症状,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在使用弹力绷带时,患者应注意包扎的松紧度,既要达到加压的效果,又要避免过紧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展开剩余77%三、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利尿药物,如螺内酯片、呋塞米片等。这些药物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减少体内液体积聚,从而有助于缓解水肿状态。但需注意,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中药外敷与饮食调理
中医在消肿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将具有消肿功效的中药材,如马齿苋、黄柏等,碾磨成粉末后加水调匀,外敷于患处,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此外,饮食调理也是中医消肿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整日常膳食结构,增加营养均衡、易消化食物的摄入量,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支持术后恢复过程中的身体需求。
五、气功养生
气功作为一种养生方法,也有助于乳腺癌术后消肿。通过练习一系列深呼吸和身体放松技巧,可以平衡身心状态,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这对于预防术后可能出现的心理压力增大以及促进水肿消退都有积极作用。
中医治疗从患者的整体出发,既关注患者的局部状况,又注重调节患者的全身状况,适用于早、中、晚期的患者。背靠传统中医学理论,并结合多年临床抗癌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其实质内涵是针对癌症“虚、瘀、毒”等主要病机的调理,正气亏虚是癌症发生、发展的关键,运用中医药防癌抗癌,亦要从此方面入手,并灵活辅以消痰瘀、攻癌毒等治法,调节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改善患者饮食、睡眠、体力和精神状态,以此固护机体自身的有生力量,抵抗癌邪的侵袭,促使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归,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乳腺癌真实案例分享:
王某某,女,乳腺癌,2015年8月28日初诊,安徽省蚌埠人
2015年8月20日,患者因左乳新出“疙瘩”到蚌埠一附院检查发现:左乳腺侵润性导管癌,且已出现双侧腋窝转移。确诊已属晚期,患者本欲放弃治疗,但儿子极力坚持,开始化疗。然而仅一疗程的化疗,连路都走不成,整整一天都只能蹲着。化疗无法进行后,到希福医院求医。2015年8月28日就诊时,患者精神差,面色暗黄,还总是呕吐、疼痛、发烧感冒。每顿饭仅能吃一小碗,浑身乏力,几乎不能活动,走一会儿就累得气喘不止。服用中药后,症状好转,服药三年后,安稳完成六周期化疗,还顺利做了手术切除,病情平稳,气色、精神、饮食良好。2019年5月17日复查显示一切正常,自诉:“我和没事人一样,家里有活就能干。”2020年5月7日,再次回访患者未诉不适。2023年4月回访情况稳定。
乳腺癌术后消肿方法多样,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定期复查,及时就医,也是促进术后恢复的重要方面。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患者更好地认识中医,了解中医在消肿方面的独特优势。
发布于:河南省